近些年,
溫控器增長喜人,一些原有生產企業逐漸拓展生產線,另一些與制冷相關企業開始進軍溫控器市場。溫控器中小企業扎堆,競爭激烈,透支市場。再加上國內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多方作用,種下的苦果是部分競爭力不強的產品幾乎進入純成本競爭階段。“隨著新的溫控器企業的不斷涌入,各企業都在承受著成本不斷攀升,產品利潤日益微薄的壓力。”黃石先達張松波表示,到現在看來,溫控器的市場還沒有實現統一化,規范劃,面對競爭壓力,國內眾多的溫控器打起了價格戰,沒有把重心放在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方面,導致惡性循環。
1、企業增加部分產品進入純利潤階段
很多企業對目前的利潤率表示不滿意,記者采訪得知,不同品牌同一種類的溫控器供貨價格并不相同,有時甚至相差幾倍。宏偉電子總經理鄭發元說:“前幾年溫控器有20%利潤點,這幾年,只剩6、7點了。像我們這些私企,不敢在技術開發等方面過多投資,風險大,怕回報困難。行業競爭到最后,企業越難做,沒有好的政策和環境,很難在創新上有所作為。”
于是乎,有的廠家為了意壓低成本,甚至用機械式溫控器替代電子式溫控器,對溫控器生產廠家提出快速應變市場的要求。江蘇精創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榮金告訴記者:“同樣是溫控器,但因為配套的整機產品領域不同,溫控器生產企業的境遇存在很大差異。同時生產多個品類溫控器的企業,也往往根據市場動態對產品線和各品類產品占比做出調整。”
2、大中小型企業兩極分化嚴重
在企業求發展的內驅動力和競爭白熱化的外驅動力組合下,溫控器行業兩極分化顯現。一些靠模仿、抄襲短暫生存的企業,因為產品普遍存在自動化程度不高、能效性不足、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再加上受低價競爭、成本因素等影響,利潤被吞噬,企業進入“危險期”。另一些新成立企業,或者發展步伐緩慢的企業則進入到瓶頸期,難有革命性產品出世。
對此,江蘇精創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榮金給出的建議是:“國內廠家在項目建設上,不要僅僅盯住初期成本,要考慮到使用成本、能耗成本等在內的綜合成本,重視安全、品質等,服務,全方位提升品牌。”
對比中小企業,或者是新進入市場的企業,一些龍頭企業在中高端市場優勢明顯,同時還有更多精力和能力完成技術創新,并拓展到多領域。業內人士預測,強者愈強,弱者被淘汰的局面,在未來10年內表現更加激烈。
產品革新:唯一出路在高附加值
產品是企業立足的根本,采訪中,很多人指出,國內企業在中央集中控制、大型冷鏈等產品應用上差距明顯。與此同時,行業領軍企業江蘇精創、黃石先達、蘇州新亞等卻在高端領域影響力越來越強,據負責人介紹,這得益于企業技術創新下,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
1、物聯網系統、遠程監控等將唱主角
“精創對于技術的創新與產品的創新從來沒有放松過。精創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制冷暖通節能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中國《溫控儀計量檢定規程》《易腐食品冷藏鏈溫度測量》標準起草單位,先后承擔國家級及省部級科技項目10余項,國家級火炬計劃3項,擁有四十多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項。產品榮獲徐州市質量獎、被評為最受市場歡迎品牌。目前,精創公司公司通過ISO9001-2008、ISO14001-2004、GB/T28001-2001、TS16949四體系認證,外銷產品通過CE和UL認證。”江蘇精創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榮金指出。
在產品開發上,精創也是碩果累累。有冷鏈監測(物聯網)系統、冷鏈溫濕度控制器、溫濕度記錄儀、冷庫電氣控制箱、溫濕度環境測量儀、空氣能熱泵控制器、車用空調控制器等,應用于不同領域和處所。主要解決基于冷鏈的運行需要,實現對冷鏈各個環節的溫濕度進行精準監控,溫度異常報警;各種廚房柜、飲料柜、展示柜、醫療柜、冷凍冷藏柜等制冷系統的溫度控制等。截至2013年,產品銷往60多個國家,市場占有率居行業榜首。本年度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份額,市場占有率持續增長,產品與解決方案已服務于全球數千家客戶,在發達市場和廣大的新興市場,與眾多領先客戶結成了戰略伙伴關系。
“之前提到的中國企業面對的問題,也是我們所要面對的問題,產品的改進方面,我們已經不再滿足只具備的普通功能的溫控器了,也要朝著智能方向發展。比如目前我們就在開發一種通過網絡平臺和短信可以實時監控的溫控器,他能自動聯入網絡,支持斷網重連,這種是屬于智能溫控器的一種,在國內外都屬于領先水平,一旦開發成功并投入生產,前景還是很樂觀的。”黃石先達張松波介紹,目前公司在員工培訓方面加大了力度,每周定期舉辦,只有員工了解產品,才能更好的生產產品,同時培養出一批技術人員。
2、外觀要求、個性化、節能、安全等一個不能少
采訪中,對溫控器未來的發展理念,多家企業都給出了類似的答案。蘇州新亞董事長聞建中指出,公司未來產品依然圍繞著安全性、可靠性、節能、環保來思考。而沈陽意控從技術創新出發,建立自主品牌的特征,滿足個性化設計,并為客戶量身定制。
常州東啟以操作方便、配套齊全等優勢在中小客戶中贏得了口碑,下半年將大力推廣溫控器,提升產品硬件和技術實力,并在業內加強東啟溫控器的影響力。
廣東庫通則以寬大的面板設計、觸摸技術、智能化應用取勝。總經理郭子華認為,產品外觀有很大發展空間,技術上會從現在的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將來溫控器向更加美觀,觸摸操作,智能化方向發展。
此外,一些新成立的小公司也在研發上有所突破,比如威海經濟開發區錦貝制冷商行的峰谷型溫控表可以根據冷庫高峰、低谷調整用電,運行費用比傳統節能30%—50%。
從中,我們也可以窺探出,溫控器將朝著安全、節能、環保、個性化、外觀可控等方向發展。